阅读历史 |

95.第95章 双赢(1 / 4)

加入书签

“人家和你关系很亲近吗?”肖西进越来越不能理解妹妹的想法了。

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肖西进颓丧的搓了把脸,无力感再次由心而生。他妹妹下乡插队时年纪太小了,正好是三观定型的最要紧阶段, 这宝贵的几年缺乏管束引导,偏偏那时候全家觉得心疼亏欠, 给了她相比其他人过于充沛的物资条件。致使“优越感”成了肖兰芹性格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她不能丢失她的优越感, 甚至愿为此付出很多不必要的代价。

比如为了尽快同态度模糊的林起云结婚,她再次未婚有孕。

比如明知道人家不会答应, 还是逼他这个二哥去自找难堪, 为此丝毫不顾他的心情。

肖西进没有照她的话,以辅导员身份请林星火帮忙, 而是拎上礼物, 直接去农业大学找到了乌年。他直言请求, 还把肖兰芹那“婚礼大厨”的要求改为“宾客回礼”, 原料他们提供,也不必在当日厨房忙活, 只要乌年事先在家做出来就行。

乌年没答应。

笑话,他的手艺是什么人都能吃的上的?

乌年同寝的同学也很恼火,尤其是托关系好不容易跟乌年同寝的常四。常四斜眼瞅肖西进, 咧着嘴特别响亮的“嗤”了一声,这什么牌面上的人,竟然让“开门乌”给他家做饭?开门乌的手动一动,能惊动半个京市古玩圈子!

可现在的古玩圈子里就没有牌面下的人物!那十年运动带来的也不只有坏处, 至少古玩圈里大浪淘沙淘汰了一大帮浑水摸鱼的小杂鱼,而且那十年间特殊的环境将盗墓掘坟这种事基本上都给杜绝了。现在仍能立足的,要么是背景硬到运动都没倒的, 要么是祖上底蕴深厚能缓过气来的,但都是有深厚根基的文化人。那些个借着运动弄到些收藏家底的投机者还没敢露头呢,至少这一二年里,这些人即便掺和进来也是翻不起大浪的散客。

常四有他大哥的雪省黑市撑着,沾着岳父的光,在圈里都只是个没座位只能站着的碎催。

如今高考恢复了,文化人又立起来的时候,圈子里的那些行家谁没有几个好用又好听的官面上的牌子,可他们都请不动乌年出手呢,只能巴巴的等着人家的作品……因为乌年的手艺,洒金胡同的仲勤先生家的门槛子被圈子里的人越抬越高,多少台面上的‘爷’都摸不着呢。

再说了,迄今为止,乌年只给亲近的人进厨房,他把脸皮揣兜里也才蹭着那么两次,这个听都没听说过的人脸咋这么大呢?

乌年只是客气的拒绝了,肖西进是他几个同学给顶回去的。

丢面子还算是小事,肖西进之前就有心理准备,但他没想到的是这之后他的工作就不大顺利了。原本跟他打成一片的男同学们一下子涌出来好几个刺头,带头不配合他的工作,专职辅导员本来就是跟学生打交道的,这样一来几乎弄得肖西进举步维艰。

肖兰芹的婚礼还没举行,肖西进的处境已经变得焦头烂额。

肖家人也算是老京市人,亲戚众多,少不得帮他打听了打听。可实情却不是人家乌年或林星火心眼小,而是乌年同学的手笔。但说到底还是那个叫乌年的小伙子厉害,开学还不到俩月,他就成了一帮子同学默认的领头羊,人家同学替他出气呢,搞不好乌年本人都不知道。

“他什么背景?”肖母就纳闷了:“也不是那些机关大院、单位大院的出身吧?”替他‘打抱不平’的就是大院子弟,不是说那些大院子弟都很排外吗?

农业大学的住宿条件没中医学院好,一屋住八个人,乌年的宿舍跟林星火的一样,也是走读宿舍。这年头能申请走读的人至少都是不缺住处的,那种一家人挤几十平的本地人,绝不会放着远比家里舒服的宿舍去走读。在京市不缺少住处是什么概念,只这一点,就像那条王母娘娘划开的银河似的,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挡在外头了。

大院子弟多傲呐,从前因为出身傲,现在自己考上大学了更傲气。可就是这么一拨各大院之间都存在鄙视链的臭小子们,没俩月就被乌年动手能力折服了。乌年课堂上的表现,乌年教他们改的自行车,乌年自己动手做的滑冰鞋……乌年还会织布做衣服!但凡乌年做的,或者乌年教人做的,就没有不好使的。全能到让人想跪下来叫爹的乌年,迅速取代了他们心中本来的“榜样或大哥”,迅速成了这群脖子贼硬的狂小子的偶像。一群谁也不服谁正明争暗斗的刺头们迅速在学校里找到了他们熟悉的生存模式——如同大院里一样,跟着领头羊混。

大院里默认的规矩:谁不给领头羊面子,就是不给他们全体兄弟面子!

基本都在宣传口工作的肖家人木了,如同肖西进不明白亲妹妹脑回路一般,这一家子也弄不懂这些背景深、人面广的大院子弟的想法,怎么就能齐刷刷服气个圈外的小伙子呢?

要说肖家人也是被工作惯坏了,他们习惯见到‘宣传发表什么,人们就无条件拥护深信什么’的普遍现象,几乎要把工作等同于自身了,犯了自视甚高的毛病:以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